【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日本经济工业省6日修订其用于出口控制的“最终用户清单”,新增7家我国内地实体组织。日媒称,此举标明日本难以消除对我国的忧虑。相关专家7日告知《环球时报》记者,我国提高核才能等军事力量属正常行为,日本没资历过度反响。
日本《日经亚洲》网站6日报导称,日本经产省将被以为或许参加开发核武器或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海外企业和研究组织列入“最终用户清单”。修订后的名单新增36家实体组织,其间7家来自我国。报导称,修订后的清单包含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06家实体,其间来自我国内地的有101家,约90%或许触及导弹研制。
据日本《读卖新闻》6日报导,“最终用户清单”于2002年起开端发布,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日本企业若向清单上的公司或组织出口,必须向经产省请求出口许可证,承认物品和技能不会被用于开发核武器、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日本经济新闻》宣称,日本的“最终用户清单”效能不如美国“实体清单”。美国原则上制止向“实体清单”中的目标出口,而日本仅仅敦促慎重。日本的清单掩盖规模也有限,美国“实体清单”除了重视或许触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发的组织以外,还包含在安全上令其忧虑的组织等。
军事专家宋忠平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明,我国正常提高包含核才能在内的军事力量,既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也是为了保护国际和平。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没有资历作出过度反响。近年来所谓的“最终用户清单”不断扩容,恰恰阐明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的“费事制造者”。值得注意的是,有剖析人士称,日本“最终用户清单”与美国“实体清单”有不少重合。“这毫不古怪。”宋忠平剖析说,“针对相关实体施行约束,美国的意图在于约束我国的开展以及兵力的提高,而日本历来对美国萧规曹随。”他表明,我国提高兵力首要依托本身实力,美日等国所谓的出口约束没有太大含义。